-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淮北市行業資訊
我市堅持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創新發展思路、提升發展質量,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近年來,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形勢和煤炭價格斷崖式下跌的嚴峻挑戰,市委、市*主動適應新常態,貫徹落實省委、省*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據統計數據,至2017年底,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達102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戶數的12.4%,實現總產值327.4億元,同比增長20.8%,比上年提高14.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16.0%。
與此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引領作用也日益凸顯,催生了大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為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添新動能,集聚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集聚發展中,我市凝心聚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打造產業鏈協同發展、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以省級經濟開發區、科技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等為載體,*化區域主導產業空間布局,初步形成了鋁基高端金屬材料、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等各具特色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培育了華中天力、相邦科技、卓泰化工、華潤金蟾、金龍機電等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發展勢頭強勁的龍頭企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
我市還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建成方正智谷、源創客、梧桐樹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共11家,擁有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10家,4個“星創天地”通過科技部備案。各類創新平臺不斷涌現,其中,國家工程實驗室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5家、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21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0家。至2017年底,全市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達到67家,增加值同比增長15.2%。全市專利申請量達到3183件,專利授權量達到970件,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隨著我市發展環境的不斷*化,產業發展環境也持續*化。我市積極出臺扶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全力營造**的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加速了項目、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要素向新興產業集聚。我市還設立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加大對“雙新”產業扶持力度,同時深入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全市高端人才不斷匯聚,據統計,至2017年底,全市孵化器建設面積達8萬平方米,入駐企業和團隊304家。全市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9人,享受省*特殊津貼32人,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74人,有效激活了發展升級動力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