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7-1 2023年武漢市非物質文...
- 2022-6-8 科技項目申報
- 2022-6-9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9 合肥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 2022-6-8 發明專利申請
馬鞍山行業資訊
自2014年起,按照創新發展、扶*促強的原則,馬鞍山市啟動了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每年認定50家符合主導產業發展方向、成長性好、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全市已認定科技“小巨人”企業200家。近日,馬鞍山2014年度首批科技“小巨人”企業驗收工作*完成,獲得委托貸款支持的48家科技“小巨人”企業有36家通過了本次驗收,通過率達到75%。經過三年的培育,科技“小巨人”企業經濟與創新發展情況均得到了較好的提升。
一、財政資金撬動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對通過貸前調查的科技“小巨人”企業,以委托貸款形式資助其所實施的科技項目,給予100-400萬元不等的一次性委托貸款,同時要求企業新增配套資金不低于項目總投入50%。2014年36家企業自籌配套資金均高于財政資金金額,配套資金近7500萬元。通過項目實施的帶動,企業研發投入的積極性也不斷加大,一、二、三類企業三年培育期內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分別達到3.67%、4.5%和6.5%以上。
以中亞機床每年的研發投入增長為例,2015年603.63萬元,2016年708.18萬元,2017年830.22萬元。公司除申報的“小巨人”項目高智控多缸同步雙機聯動折彎機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之外,企業每年新增研發項目3-4項,帶動了企業銷售收入的不斷增長,預計2018年企業銷售收入將突破2億元,較于2014年提升1億元。同時,2017年企業上繳稅收1098.94萬元,企業自此繳稅額走入千萬元行列,而2014年企業繳稅額僅為414.24萬元,納稅額提升2.5倍。
二、科技項目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期內,縣區*、開發園區管委會對企業培育、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負有主體責任。相關部門制定專項培育政策和措施,開展對口聯系、定期走訪、重點幫扶等工作,為項目實施創造有利條件。培育工作列入市*對縣區、開發園區考核目標。企業通過科技項目的實施,不斷開發新產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此次通過驗收的36家企業,共計研發新產品60余項,每年高新技術產品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均達到60%以上。2017年銷售收入合計42.77億元,較2015年年均增長率達到29.04%;2017年納稅合計1.72億元,較2015年年均增長率達到7.97%。
例如安徽久工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小巨人”項目——移動智能按摩椅研發項目,依托該項目,在和縣相關部門的牽線下,企業與安工大等多家高校展開校企合作,引進專家教授帶領團隊到現場培訓指導,成功開發出互聯網理念產品——共享按摩椅。
三、培育計劃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
在科技“小巨人”企業的三年培育期內,馬鞍山市不斷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專利申請、研發機構建設和科技人員培養等方面加大指導和服務力度,使得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本次36家企業新增授權專利786項,其中發明專利87項;實現了市級以上研發機構全覆蓋;截至2017年底企業大專以上科技人員數達到1238人,占企業總人數比重達到24.12%;其中的34家工業企業全部為高新技術企業。
譬如安徽圣諾貝化學科技有限公司,借著“小巨人”項目的實施,其項目產品已成功應用到歐萊雅、寶潔和巴斯夫的防曬霜(乳、液)中,開拓了國際市場。2015年認定為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安徽省民營科技企業,組建“馬鞍山市防曬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馬鞍山市企業技術中心,已申報認定6個高新技術產品,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90.28%;近三年累計獲得授權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9項。
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的核心是扶*促強,堅決不撒“胡椒面”。在企業三年培育期內,在集中力量扶持企業發展的同時,馬鞍山市科技局還注重扎實做好監督工作。市科技“小巨人”企業在三年培育期內,每年均對企業創新發展情況進行年度績效考評;三年培育期滿,對企業進行驗收,通過驗收的企業,委托貸款資金轉為財政補助;驗收不合格的企業,委托貸款資金不改為財政補助,計息收回。